哲学史教研室第七次学术报告会

发布者:郑盼发布时间:2008-06-11

    在5月29日,哲学史教研室按惯例进行了学术活动。刘斌老师作了题为"康德的批判的形而上学"的主题报告,参加报告的除了哲学史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外,还有武大的包向飞老师以及外国哲学的硕士研究生。该报告讨论的主题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为形而上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传统上,康德在形而上学方面的建设性的工作要么被忽视为仅仅是提供了德国观念论的完成的体系所赖以出发的前提和材料(观念论传统的理解),要么被误解为不过是康德所批判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延续(分析哲学传统的理解)。通过对分别以Henry Allison和Paul Guyer为当代最重要的代表的两大康德解释传统对相关问题的论争的简单梳理,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在当代哲学语境中的意义可以获得较为清楚的界定。刘斌老师认为,康德本人试图建构的形而上学既区别于独断的形而上学,又区别于描述的形而上学。一方面,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二分的学说以及整个先验观念论可免于独断的形而上学的责难;另一方面,康德充分地交代了给出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动机和理由,基于这些动机和理由所构建的形而上学成其为形而上学,而又不同于P. F.Strawson所开启的描述的形而上学(descriptive metaphysics)。总体而言,康德给出了一种意在揭示我们经验世界的基本结构的批判的形而上学,并使得形而上学的逻辑空间得以获得转换。刘老师还认为,分析传统的形而上学晚近的代表人物如John McDowell的工作可以被看成是康德所开启的形而上学的逻辑空间在当代的自我确证。
 
     与会的各位老师就本文的论证、物自体的形而上学意义、海德格尔的康德解读、描述的形而上学与批判的形而上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物自体的消极意义获得了更明确的界定,尽管物自体对感性的接受性的"影响"的因果性的性质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例如,这种因果性是"内在的"还是"超越的"?是事件(events)的因果性还是事实(facts)的因果性?是非图型化(unschematized)的还是图型化(schematized)的?)。对物自体的界定的尝试使得物自体和nothingness的关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讨论还涉及到对经验世界的基本结构和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的区分的更为具体的说明,批判的形而上学与描述的形而上学的根本的区分正在于此。这也是何以康德的形而上学即使可以被解读为是一种广义的语义学贡献(康德对先验逻辑的命名约略提示了这一点。Alberto Coffa和Robert Hanna对康德的这种贡献给出了充分的论证),这种语义学也断乎不同于Strawson的语义描述的原因。

科学研究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