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14:00-17:00,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伦理学教研室主办的“南湖伦理沙龙”第三期活动,在文沛楼五楼实验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活动分两场报告。第一场报告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吴迪老师主讲,以《优先性、伦理原则与稀缺医疗资源分配》为主题,报告其最近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第二场报告由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殷张晴主讲,以《艾丽斯·马瑞恩·扬对西方正义理论之研究主题的批判与超越》为主题,报告其硕士毕业论文第一章的主要内容。讲座由吴迪老师主持,伦理学教研室龚天平教授、陈燕副教授、解丹琪老师、伦理学专业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活动伊始,吴迪老师以《优先性、伦理原则与稀缺医疗资源分配》为主题进行了汇报。吴老师首先提出本次汇报关注的问题,以疫情为例,指出疫情初期,医疗资源极度短缺 ,危急关头下的“医疗挤兑”使疫情管控面临更大挑战。在极端挤兑事件面前,稀缺医疗资源面临分配难题。从而明晰了本次汇报所考察的是针对极端情况下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
随后,吴老师先对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医疗资源伦理价值框架进行分析。这种伦理价值框架由以西结·伊曼纽尔等人提出。吴老师认为,伊曼纽尔等学者主张将医疗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作为分配的根本目标,以最大化拯救生命或延长生命为根本伦理原则,赋予其最高优先级,使其成为伦理价值框架的第一层级。在此基础上,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又依次被赋予那些能够带来最大工具性价值的人以及境况最差者,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医疗救助,则采取随机选择机制,对以上三类人群采用的分配原则,处于伦理价值框架的第二层级。
紧接着,吴老师指出,伊曼努尔等学者提出的“优先性”安排,试图在资源分配中融合功利主义、平等主义和优先性主义三种分配正义原则的核心观点,是一种多元伦理筹划的思考,但其是否具有内在的融贯性还存疑,因此需要对“优先性”安排的内在结构加以考察。参照罗尔斯“优先规则”,吴老师尝试对伊曼纽尔等人“伦理价值框架”中的不同原则及其内含的“优先规则”进行重构。重建后的优先性安排要求将功利原则置于平等原则之前,使用工具性差别原则、整体性差别原则以及机会公平平等原则依次作用于特定的分配对象。
最后,吴老师指出,尽管伊曼努尔等人的伦理价值框架及优先性规则在面临医疗挤兑困境时弊端凸显,但是,借助对其内在结构的理解,能够有效回应稀缺医疗资源分配中的四个核心问题。如果我们可以将稀缺医疗资源称作“益品”,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如下回答:(1)灾难情境下,应当依次采用“功利原则”和“平等原则”来确立分配方案,前者保证效率,后者确保公平;(2)益品分配是在对“效用最大化”进行分配,最终目标是最大化拯救生命;(3)分配的对象应当是已经陷入生命危险之中、处于重大风险之中或易于造成二次传播风险的对象;(4)应当着眼于社会整体的风险境况和全球正义的考量,来使稀缺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汇报结束后,评议人龚天平教授先充分肯定了本次汇报主题对应用伦理学的意义,接着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即应该将“公正原则”放在首位,然后再谈“功利原则”,并且应该在整个价值分配体系中加入“仁爱”因素。陈燕副教授建议有必要区分一般资源稀缺和特殊资源稀缺两种情况,并指出吴老师在使用“平等待人”的两层含义时存在模糊。解丹琪老师表达了对吴迪老师可能陷入了功利主义预设的担忧,建议用更公正的方式去评价“功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吴定昆博士、赵凯博士、殷全正博士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会间休息十分钟后,第二位汇报人殷张晴硕士以《艾丽斯·马瑞恩·扬对西方正义理论之研究主题的批判与超越》为主题继续进行汇报。作为其毕业论文的第一章,殷张晴主要介绍了其第一章的写作思路和后续章节的框架。首先,殷张晴就写作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扬的正义理论立足于新社会运动,其目的是为差异群体寻求承认和差异性正义,其方法采取了批判理论的方法,其对宰制着当代西方正义话语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尝试给予替代性的理论。在此,殷张晴认为,扬的批判性工作有一定的超越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西方正义理论之平等正义主题的批判,并尝试以差异正义主题超越平等正义主题;其二,对西方正义理论之分配正义主题的批判,并尝试以承认正义主题超越分配正义主题。
随后,殷张晴着重介绍了西方正义理论对分配正义主题的探讨,并认为,可以以一个核心问题为线索串联起来以便更清晰的呈现问题,即是否仍要坚持以分配为核心的正义模式?如果不是,分配正义能否与其他正义相兼容在一个单一框架中?对此,罗尔斯坚持以分配为核心的正义模式;沃尔泽则主张复合式平等多元主义,降低了分配范式的核心地位;霍耐特则进一步抛弃了以分配为核心的正义模式,主张以“承认正义”替代“分配正义”;弗雷泽则认为霍耐特的承认正义“超载”了,主张在平等参与的原则下,兼顾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三个方面,用以处理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维度的正义问题。
最后,通过批判,殷张晴引出了结构性正义作为正义的主题,并指出论文接下来将从两个方面讨论结构性正义:从消极意义上,正义是消除压迫和宰制的结构性限制;从积极意义上,正义是民主决策。在此,殷张晴具有创新性地以问题为导向,概括了扬实现结构性正义的逻辑思路:(1)如何解决结构性不平等和文化差异的环境?(2)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社会而言,如何实现民主沟通和民主决策?(3)民主的政治体拥有多大的范围才是正义且恰当的?
汇报结束后,龚天平教授认为殷张晴还可以进一步参考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进行补充。陈燕副教授建议有必要区分和理清承认与再分配的关系,对于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更通俗易懂的解释。解丹琪老师建议在文中要更清晰地区分出作者的观点、扬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吴迪老师建议采用更加中立的立场,对扬的正义理论进行批判性审视。
最后,陈燕老师对吴迪老师和殷张晴硕士的精彩报告表达了感谢,对下次伦理学沙龙活动做出了安排。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撰稿人:王艺)